唐本忠院士、孙景志教授课题组在Polymer Chemistry上发表多篇文章

日期:2017-04-06 10:10

 唐本忠院士、孙景志教授课题组在Polymer Chemistry上发表多篇文章

1.在双取代聚炔(PDSAs)研究领域,使其功能化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但聚合反应中所使用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对水、氧和极性基团相当敏感,极大地制约了新型功能化PDSAs的发展。

“聚合后修饰”这一方法则能很好地回避以上难题,课题组目前已发展多种有效的PDSAs的后修饰方法,例如:张孝阿、王晓等人引入并发展的活性酯方法(Polym. Chem., 2015, 6, 7958-7963),佟丽、高原等人使用的点击后修饰方法(Polym. Chem., 2014, 5, 2309-2319)等。考虑到每一种修饰反应都有其自身的官能团适用范围,因此开发新的功能化后修饰的路线、适合不同的官能团类型、拓宽功能型聚炔研究平台仍然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在本工作中,我们引入了保护-脱保护的方法,合成了分子量适中的含酚羟基的双取代聚炔。并结合课题组史杨等人关于酚-炔点击工作的最新进展(专利:201510200387.X),首次对含酚羟基的双取代聚炔进行酚-炔点击后修饰研究。结果证实,在温和条件下可对此类聚炔进行接近100%的高效后修饰;同时在赋予聚合物新功能基团的同时,不会改变原先基本性能。该工作发表在Polymer Chemistry上,第一作者为硕士生王文杰。

 

文章具体信息:

A novel post-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route to functional poly(disubstituted acetylenes) through phenol-yne click reaction

Wenjie Wang, Yang Shi, Xiao Wang, Anjun Qin, Jing Zhi Sun* and Ben Zhong Tang*

Polym. Chem., DOI: 10.1039/C7PY00109F.

原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py/c7py00109f#!divAbstract 

2.在自然界中,广泛地存在着许多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虽然其主链结构相对简单(可分别看做聚酰胺和以糖苷为结构单元的聚醚),但却能通过侧基变化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复杂结构和高级功能。以DNA为例,物种进化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修复来达到适者生存的目的,而这些变化无非是四种碱基对的序列及数目的调整,DNA主链的一级结构与整体的双螺旋三级结构并未改变,可以视为生物大分子的后修饰过程。

受此启发,在本文中,首先我们通过高效的Sonogashira偶联的方法制备了共轭聚合物前驱体。因其主链上的活性酯基团可以方便地进行后修饰,其次通过引入不同官能团来实现聚合物功能化。例如,通过引入手性基团实现了手性传递和放大的效应;水溶性PEG链的引入则实现了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的转变,固体膜的接触角和微观形貌有明显变化。同时主链上四苯基乙烯(TPE)基元赋予了聚合物聚集增强荧光(AEE)的特点,并可以将聚集态的聚合物用作对爆炸物的灵敏检测。该工作发表在Polymer Chemistry上,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晓。

文章具体信息:

Poly(phenylene-ethynylene-alt-tetraphenylethene) copolymers: aggregation enhanced emission, induced circular dichroism, tunable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sensitive explosive detection

Xiao Wang, Wenjie Wang, Yanmei Wang, Jing Zhi Sun* and Ben Zhong Tang*

Polym. Chem., DOI:10.1039/c6py02246d.

原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py/c6py02246d#!divAbstract

 

 



访问次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