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组员 |
日期:2010-01-25 10:10 |
访问学者:
1.周新华:1974年11月生,男,博士,侧重于环境友好型丙烯酸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参加编写论著两部,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3项。2009年9月进入高长有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智能型药物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
2.姚子昂:山东文登人 1995年本科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2002年博士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2002年-至今 工作于大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09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加入课题组。
序号 |
姓名 |
出站报告题目 |
出站时间 |
目前职位 |
1 |
张裕英 |
几种胶体微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
2010.6 |
德国博士后 |
2 |
王佳秋 |
磁性纳米粒子制备、表征及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
2009.12 |
东莞企业工作 |
3 |
仝维鋆 |
共价组装及“自沉积”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师资博士后)
|
2009.6 |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副教授
|
4 |
黄爱宾 |
原位诱导真皮支架用于全层皮肤缺损修复地研究 |
2008.1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讲师
|
5 |
杨 捷 |
功能性微胶囊阵列的构建 |
2008.9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
6 |
陆 昶 |
填料及低收缩剂影响不饱和聚酯体积收缩机理研究及高性能BMC的制备(企业博士后)
|
2007.11 |
|
博士:
硕士: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毕业时间 |
目前职位 |
1 |
劳丽红 |
骨修复用电纺丝纤维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010.3 |
陶氏化学研发部 |
2 |
邱 媛 |
用于生物人工肝反应器的半乳糖化壳聚糖/聚己内酯复合
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010.3 |
西班牙国家生物材料中心博士生
|
3 |
范国强 |
交联壳聚糖水凝胶填充层状组装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08.6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 |
赵海光 |
人纤维蛋白凝胶及其复合支架的制备与性能 |
2007.6 |
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 |
5 |
王颖俊 |
电纺PLGA及PLGA/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材料研究 |
2007.6 |
|
6 |
王洪霞 |
两种聚磷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007.6 |
苏州高新区企业工作 |
7 |
刘 慧 |
壳聚糖微球/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007.6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 |
8 |
许海棠 |
壳聚糖基功能敷料的研究 |
2006.12 |
银行工作 |
9 |
何 涛 |
双组分有机硅耐磨涂料的制备及其固化与性能的研究 |
2006.6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 |
10 |
王 浡 |
物理压印法构建聚合物微结构 |
2006.6 |
美国UIUC大学博士研究生 |
11 |
陈 波 |
聚合物功能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
2006.3 |
陶氏化学 |
12 |
石延超 |
胶原-壳聚糖/硅橡胶双层皮肤支架及其原位诱导真皮再生性能 |
2006.3 |
上海工作 |
13 |
刘云肖 |
生物大分子层层组装改性PET及其内皮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6.3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 |
14 |
周庆亮 |
聚乳酸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降解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5.3 |
北京生物材料公司工作 |
15 |
刘兴宇 |
酶和药物在聚电解质微胶囊中的自发沉积与可控释放 |
2003.6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 |
16 |
张安震 |
聚氨酯型聚合物光学塑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2003.3 |
宁波企业工作 |
17 |
胡小红 |
聚氨酯多孔膜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1.3 |
金陵科技学院工作 |
18 |
王登勇 |
胶原基复合敷料的研制 |
2000.3 |
伟星管业工作 |
19 |
李 安 |
细胞相容性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1999.3 |
|
本科生:
序号 |
姓名 |
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时间 |
去向 |
1 |
曾雨泽 |
基于壳聚糖的生物响应性siRNA载体研究 |
2011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博 |
2 |
赵亦木 |
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复合型软骨修复材料 |
2011 |
密歇根州立大学化工系读博 |
3 |
郭 洋 |
聚电解质多层膜的构建与性质表征 |
2011 |
康涅狄格化工系读博 |
4 |
陈冠群 |
胶体微粒的制备及其对细胞吞噬和功能的影响 |
2011 |
康奈尔大学化学系读博 |
5 |
洪一峰 |
调控细胞迁移的表面构建及表征 |
2011 |
佐治亚理工材料系读博 |
6 |
阳宇光 |
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交联及其对神经细胞的影响 |
2011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工系读博 |
7 |
张雪弢 |
用于药物传递的蛋白质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与血液相容性研究 |
2011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
8 |
李自通 |
微胶囊通过微流道的变形与恢复 |
2011 |
考研 |
9 |
郭文瀚 |
基于聚电解质微胶囊的生长因子传递体系研究 |
2010 |
复旦大学高分子系硕士研究生 |
10 |
叶 辰 |
植物模板法制备多孔支架的研究 |
2010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11 |
姜朋飞 |
壳聚糖水凝胶的模量调控 |
2010 |
本组博士研究生 |
12 |
高振宇 |
有机/无机仿生复合型骨修复材料研究 |
2010 |
日本读博 |
13 |
章继川 |
生物人工肝支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010 |
美国读博 |
14 |
谢黎黎 |
温敏聚合物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09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15 |
朱 旸 |
双重孔径电纺PLGA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009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16 |
孙冠卿 |
碳纳米管的纯化分级、修饰及胞吞研究 |
2009 |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
17 |
李阳林 |
超分子组装构建原位基因转染梯度材料的研究 |
2009 |
美国UIUC博士研究生 |
18 |
孙宵航 |
PAA密度梯度的制备和表征 |
2009 |
美国读博 |
19 |
刘 幸 |
真皮诱导再生材料的制备与诱导再生性能研究 |
2008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20 |
李 博 |
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细胞选择性表面 |
2008 |
本组博士研究生 |
21 |
黄玓仙子 |
共价组装微胶囊的结构控制与性能研究 |
2008 |
美国读博 |
22 |
周 晶 |
聚电解质多层膜压缩条件的优化与性能研究 |
2008 |
美国读博 |
23 |
张 楠 |
自组装方法制备无极/有机红外探测材料的研究 |
2008 |
|
24 |
吴兴杰 |
多孔型细胞微载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008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25 |
劳丽红 |
组织工程用聚乳酸微载体和纤维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007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26 |
吴金丹 |
聚乳酸组织工程梯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07 |
本组博士研究生 |
27 |
岳亚男 |
利用压缩和原位合成技术制备纳米超薄膜 |
2007 |
香港科技大学读博 |
28 |
冯 君 |
掺杂多孔模板调控的复合物微胶囊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
2006 |
美国UCLA读博 |
29 |
王志鹏 |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自组装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2006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30 |
刘丽莉 |
压缩过程对聚电解质多层膜表面形貌、渗透性及环境响应性的影响
|
2006 |
美国读博 |
31 |
张 双 |
层层自组装聚电解质微胶囊及药物包埋释放 |
2005 |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博士研究生 |
32 |
章 静 |
纳米粒子复合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2005 |
|
33 |
何 涛 |
聚乳酸的自组装改性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4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34 |
胡 玲 |
载荷布洛芬的聚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控释研究 |
2004 |
本组博士研究生 |
35 |
王 浡 |
中空微胶囊在基材表面的定位研究 |
2004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36 |
谢 颖 |
聚乳酸微球载体的表面改性和细胞相容性 |
2004 |
|
37 |
何丽娟 |
水凝胶填充聚乳酸支架的软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3 |
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研 |
38 |
周 杰 |
层层自组装法构建胶原基活性真皮支架 |
2003 |
本组博士研究生 |
39 |
刘云肖 |
不同方法改性聚乳酸的细胞相容性比较研究 |
2003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40 |
董俊卿 |
端羟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合成 |
2003 |
|
41 |
王 玮 |
软骨组织工程PLLA多孔支架的制备 |
2002 |
美国读研究生 |
42 |
孙 瑜 |
自组装改性聚酯型聚氨酯及其内皮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2 |
美国读研究生 |
43 |
仝维鋆 |
PAH/PAA微胶囊的制备及结构稳定化研究 |
2002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44 |
毛峥伟 |
胶原基人工真皮支架的化学交联和降解性能研究 |
2002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45 |
刘兴宇 |
聚己内酯可控胺解改性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1 |
本组硕士研究生 |
46 |
龚逸鸿 |
聚乳酸表面光化学接枝改性 |
2000 |
本组博士研究生 |
47 |
唐真宇 |
聚氨酯的表面改性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
1999 |
|
48 |
张慧鞠 |
胶原的提取与胶原膜性能研究 |
1999 |
|
49 |
王绍阳 |
高折光指数塑料光学透镜的研制 |
1998 |
|
50 |
王东安 |
热塑性聚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
1997 |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博士研究生 |
51 |
张志忠 |
分子设计合成聚氨酯型高折光指数光学树脂 |
1997 |
|

|
访问次数:11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