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系中文网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课题组动态 > 新闻动态

李水兴等在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关于一种基于螺芴和DPP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工作

编辑:osladmin 时间:2015年12月05日 访问次数:2115

       富勒烯类衍生物(如PC61BM/PC71BM)是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广泛应用的受体材料,但它存在的能级难调、吸收较差、成本较高和形貌不稳定等缺点限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螺芴为核,DPP为臂,苯基为末端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SF(DPPB)4。这种材料具有十字交叉的空间构型,有利于缓解共混膜中分子间较强的堆积作用。与此同时,SF(DPPB)4保持了适当的能级结构,使其能够与P3HT(一种产业化的聚合物给体材料)较好地匹配。基于P3HT:SF(DPPB)4共混膜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可以表现出5.16%的高效率和1.14 V的高开路电压。到文章接收为止,这个效率是文献报道的基于P3HT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之一。同等条件下,基于P3HT:PC61BM共混膜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只能表现出3.18%的效率和0.62 V的电压。此外,在形貌和器件稳定性方面,基于P3HT:SF(DPPB)4的电池要远远好于基于P3HT:PC61BM的电池。本工作展示了一种高效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设计思路,并对未来的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文章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Shuixing Li,‡ Wenqing Liu,‡ Minmin Shi,* Jiangquan Mai, Tsz-Ki Lau, Junhua Wan, Xinhui Lu, Chang-Zhi Li* and Hongzheng Chen*, Energy Environ. Sci., 2015, DOI: 10.1039/C5EE03481G.

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5/ee/c5ee03481g#!div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