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系中文网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课题组动态 > 新闻动态

美国杜克大学David B. Mitzi教授来访

编辑:osladmin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访问次数:18

         为积极响应2025高分子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号召,2025年10月13日,国际知名材料科学家、美国杜克大学David B. Mitzi教授应浙江大学陈红征教授邀请莅临我校进行学术交流。Mitzi教授在紫金港校区高分子楼231报告厅作了题为"Structure-Property Tunability using Chirality and Symmetry Breaking in Hybrid 2D Perovskites"的前沿学术报告,系统阐述了手性调控与对称性破缺在杂化二维钙钛矿结构-性能调控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次学术活动由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陈红征教授主持,金一政教授、吴刚教授、薛晶晶研究员、朱海明研究员、王勇研究员、左立见研究员、傅伟飞研究员、以及来自高分子系、材料学院、化学系、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和西湖大学等师生出席了报告会 。    
          
报告中,Mitzi 教授围绕杂化钙钛矿的结构可调性展开深入阐述。他指出,有机阳离子的引入为高性能半导体材料提供了全新的调控自由度,其中手性阳离子的使用可诱导二色性、手性转移及自旋分裂等独特物理效应,为钙钛矿在自旋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开辟新方向。此外,阳离子混合与掺杂策略为精细调控材料对称性与光电性能提供了有效手段,而晶格-晶格结构相变的研究也为对称性调控提供了理论视角。
在研究方法上,Mitzi 教授团队开发的 “H-only DFT 弛豫” 方法为从 XRD 数据中更准确理解氢键作用提供了新工具。此外,手性对材料熔融与有序化行为的影响,可实现可逆的玻璃 - 晶体相转变,这一发现为钙钛矿在智能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埋下伏笔。
谈及应用前景,Mitzi 教授强调 3D 与 2D 钙钛矿在光伏、发光二极管、探测器、自旋电子学和电子学等领域展现出的卓越潜力,其高迁移率、化学稳定性、铁电、铁磁、半导体乃至超导等丰富物性,为下一代多功能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广阔舞台。
Mitzi 教授的分享不仅展现了杂化钙钛矿在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上的前沿成果,更启发了学界对有机 - 无机杂化材料多功能应用的深入思考,为钙钛矿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架起了创新桥梁。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讨论热烈,为本次报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