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联系我们
  • 纳高首页
  • 纳高团队
    • 团队介绍
    • 团队老师
    • 团队博后
    • 研究生
    • 访问学者
    • 专职科研
    • NPers
    • 国际交流
    • 合作共赢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总览
    • 石墨烯组装
    • 石墨烯能源
    • 高分子合成
  • 发表文章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及以前
  • 纳高新闻
    • 最新动态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教学工作
    • SRTP指导
    • 课程教学
  • 仪器设备
  • 纳高文化
    • 理念
    • 活动
    • 科学艺术
    • 规章制度
    • 安全保密
  • 招生招聘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新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石墨烯纤维打call

来源: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9-15 作者: 阅读数:1243次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院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提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下,我国科研人员在高铁、石墨烯纤维、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国产盾构机、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图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肩负着支撑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为全面培育我国源头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c8fd32799d6e7f8a46e5f94470439c22.png

石墨烯纤维


石墨烯纤维又称石墨烯基碳纤维,是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团队发明的新型碳纤维品种。2011年,高超团队发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可以自发形成液晶,采用液晶湿法纺丝技术,首次制备出连续的石墨烯纤维,开辟了“石墨-石墨烯-碳纤维”这一崭新路径,实现了石墨烯纤维“0到1”的突破。自诞生起,石墨烯纤维方向长期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青、重点、重大等项目支持,科学认识不断深入,纤维性能不断提升,持续推进高性能化和高功能化,不断推动“1到10”的进步。石墨烯纤维代表了从石墨烯基元直接组装的新思路,形成了碳基材料“石墨烯基元组装”的新范式,有望解决碳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科学技术难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奋斗不歇。碳纤维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是未解的科学难题,也是对未来材料提出的重大需求。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该方向的长期支持,我们将不忘初心,持续奋进,力争取得更大进展,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努力把原创科研成果转化为原创产品,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人们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

石墨烯纤维发展


新路线-石墨烯基碳纤维


2011年,高超教授提出了“石墨烯纤维”的概念,带领团队跳出了“石油→中间相沥青→高导热碳纤维”的传统路线,大胆创新,跳出固有框架,建立原创新理论,开辟独特的技术路线:石墨→单层氧化石墨烯液晶→高导热石墨烯基碳纤维。研究成果被Nature, Nature News, Scientific American等亮点评论,认为“实现了石墨烯在现实器件应用的关键一步”、“开辟了碳纤维制备的新途径”,被美、法、澳、中国等多个课题组跟进研究。石墨烯纤维结入选Nature 2011年度图像,为2005年以来唯一入选的中国科技成果。df4e6ac500df76495a7d08ff14216ea0.png来源:Nat.Commun.2011,2,571



新策略-多尺度缺陷工程

系统地提出了“多尺度缺陷工程”策略,通过优化湿法纺丝工艺、多级拉伸诱导取向、纤维细旦化、高温热还原等关键技术创新,对石墨烯纤维多级多尺度缺陷进行控制,发现了石墨烯纤维的尺寸效应,揭示了“越细越强”现象背后的结构原理,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综合性能。所制备的石墨烯纤维力学强度达2.2 GPa,杨氏模量达400 GPa,导电率达8×105 S/m,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性能水平,为今后超越传统碳纤维和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目标打下了基础。 e5e3d974d653aa532197ef5a65b875c1.png

来源:Adv. Mater. 2017, 29, 1606794



新原理-溶剂塑化效应

发现溶剂塑化效应,通过向氧化石墨烯纤维中插层溶剂小分子实现纤维的塑化拉伸,减少氧化石墨烯片的无规褶皱,再经高温还原修复,获得了大单晶化石墨烯纤维,拉伸强度达 3.4 GPa,模量 341 GPa,导电率 1.2×106 S/m,导热率 1480 W/(m·K),从实验上证实高强度高模量高导电高导热(四高)结构功能一体化石墨烯纤维是可以实现的。 

bb204aa482813da10cab0c53e08b8978.png

来源:Adv.Funct.Mater. 2020,30,2006584



新发现-氧化石墨烯纤维可逆融合与分裂


团队基于二维氧化石墨烯(GO)片的理化特性首次发现并研究了 GO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精确可逆融合和分裂现象,相关研究论文以 “Reversible fusion and fission of graphene oxide based fibers”为题发表在《Science》(Science 2021,372,614)上。

a94ffd47d2713a9c1b6f82c108426c2b.png

论文评审专家认为:“该工作代表着可回收及智能纤维材料领域的一个突破。结果具有科学价值,可能引起跨多个研究领域的兴趣。”《Science》杂志对此成果发表了评论,来自日本信州大学的Rodolfo Cruz-Silva教授等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可逆组装模仿自然,并有令人振奋的潜力去推动该领域向前发展”。

该项目成果一经发表,被《Science》、《Nano Today》、《Advanced Fiber Materials》、《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Physics World》、《中国科学报》等国内外各大报刊、网站、自媒体评论或报道。

30e13a0b27545cda4ff809cbedd07e1e.jpg来源:Science 2021, 372, 614



新技术-石墨烯产业化“IPI路线”


研究成果打通了氧化石墨烯“料-材-器-用”全链条发展通路,完成了78项氧化石墨烯及其宏观组装成果相关专利权的转让,转让金额达2041万元。专利受让企业德烯科技在“原创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体系”基础上,通过自有生产线上产出的“纺丝级”单层氧化石墨烯,构建了二维大分子成纤理论模型,相继攻克了“纺丝级原料量产”、“缺陷控制”、“塑化拉伸”等技术难题,于2021年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石墨烯基碳纤维丝束,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资助,并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6f7215741a967b36dc91e388e337ee54.jpg

团队喜获2021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新产品-高导热石墨烯基碳纤维


2022年11月19日,产学研公司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高导热-石墨烯基碳纤维”在“2022(第九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全球首发。高导热-石墨烯基碳纤维的诞生,对全世界的碳纤维行业及石墨烯产业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意义。采用全单层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纤维制备技术是高烯科技的原创技术,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高,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新材”。


打印 返回 关闭
+86-0571-87952088
cgao18@163.com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  和同苑6幢   高2-518室
Copyright © 2016 纳米高分子高超课题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YONCC 访问量:124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