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高分子西湖大讲堂——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FI)首席科学家王文新教授来访
时间:2017-10-16 16:34 来源:未知 作者:polymer 点击:

    2017年10月,受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长有教授的邀请,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FI)首席科学家、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医学院查尔斯皮肤科学研究中心的王文新教授做客浙江大学高分子系。

    王文新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皮肤伤口愈合及基因治疗、心血管及神经衰老性疾病的治疗,涉及领域涵盖支化高分子和智能高分子在组织工程和药物运载方面的广泛应用、新型胶束高分子颗粒和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以及含氟和含硅高分子的合成。王文新教授于2010年荣获欧洲组织工程和再生医疗国际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他在《科学进展》《自然:通讯》等著名期刊上已发表150余篇科技杂志论文,同时还有110余篇会议论文和若干专利以及著作,被聘选为多个研究委员会和基金会的评审专家和委员会成员,其中包括比利时科学研究基金会佛兰德斯委员会、欧盟FP7框架和Horizon2020的玛丽居里基金会等,已先后59次被国际会议和大学邀请作为主要报告人,并作为顾问、组织者、会议主席或召集人主办了19次国际学术会议。

    10月14日上午,王文新教授在高分子楼228室做了题为“高度支化聚(β-氨基酯)(HPAE)非病毒基因载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所在团队在基因治疗方面的代表性工作。基因治疗主要是指将外源治疗性基因导入体内,从遗传物质层面对疾病进行治疗,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的下一次革命。目前,将治疗性基因导入到靶细胞中发挥其生理功能是基因治疗的主要方式,所以制备高转染效率、低毒性且具有靶向定位功能的基因载体是该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Robert Langer教授课题组开发的线性聚(β-氨基酯)(LPAE),因其具有广泛的单体可用性,高聚合物结构调节性以及优异的体外体内基因转染效率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已经有超过两千种LPAE被合成和筛选用做基因载体,但几乎所有研究工作都集中在LPAE上。王教授具有多年的高分子合成经验,其课题组在上述基础上,使用具有均等反应活性的小分子单体,基于“A2 + B3 + C2”类型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高度支化的聚(β-氨基酯)(HPAE)。高度支化的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结构和多重末端基团,因而其作为基因载体具有更大的潜力。通过相关实验发现支化结构确实可以显著提高聚(β-氨基酯)的基因转染性能,在多种细胞(包括原代细胞和干细胞)中均表现出远高于LPAE及多种商业化转染试剂的基因转染效率。同时,其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和可降解代谢性。进一步的活体动物实验表明,HPAE能够有效递载功能性DNA恢复动物体内功能性蛋白质长期而高效的表达,这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开发以及基因治疗向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方法。

    之后王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种在国内报道较少的严重疾病: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RDEB)。这是一种由人体胶原VII蛋白基因(Type VII Collagen,C7)突变或缺失引起的机械性大疱性疾病,其特征是真皮和表皮粘附能力很差,导致表皮易脱离甚至剥落进而导致水疱的形成,从而留下瘢痕。病人常常会因为皮肤的反复溃烂而导致四肢的残缺,还会因为口腔粘膜和食道的溃烂导致进食饮水的困难,多数患者在年幼时因为该疾病而早夭,即便患者未早夭也会因长期的皮肤及粘膜反复溃烂结,发展成恶性鳞状上皮细胞癌。王教授所在团队通过上述基因载体对该疾病进行了动物实验,在小鼠身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将基因载体通过涂抹在伤口进行治疗的方式同样取得了可观的效果。结合基因载体所具有的产业化和临床潜力,这无疑对该病的患者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本次报告由浙江大学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高分子系主任高长有教授主持,高分子系马列教授、仝维鋆副教授以及其他师生近50人参加。报告后,王教授与在座师生开展了气氛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王教授用他的科研经历启迪了在座的广大师生,做科学研究时要多关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并想办法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手段去解决,为人类造福。

(上图左起:仝维鋆副教授、马列教授、高长有教授、王文新教授)

 

图:高长有教授、曹望北

文:曹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