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下午三点,浙江大学2016年度“启真杯”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评选活动宣讲会(玉泉校区专场)在永谦活动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
本场宣讲会由校学术委员会、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博士生会主办,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承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单泠、党委研工部副部长陈凯旋、高分子系党委书记楼仁功、高分子系副系主任王齐出席,玉泉校区各院系多名师生参加。

校宣传部副部长单泠首先介绍了2016年度“启真杯”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评选活动的基本情况,她以往届获奖学生为例展现了“启真杯”活动的重大意义,并提到“认识自己是最好的方法,成为自己是最好的目标”。据单泠介绍,今年的“启真杯”活动形式较往届有一定的变化,所有参赛作品都将获得线上展示的机会,这将大大拓宽各个学科学术作品的交集,碰撞出更加绚烂的思维火花,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欣赏和品味创新成果的契机。与此同时,参赛者还需以科研经历为主讲述一段自己的故事,此举使“启真杯”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厚。

基本情况介绍完毕,高分子系副系主任王齐作为承办方代表致辞。他总结了高分子系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情况,表达了对本年度“启真杯”赛事的浓厚期望,同时提出这项活动具有两方面的重大意义——展示自我,学习他人。当前全社会正处于一个“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要把握时机,注重跨学科交流,强化各领域的交叉融合,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追求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嘉宾讲话结束后,宣讲会进入往届获奖代表发言的环节。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薛光怀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谈及参赛作品“网络时代的3D打印食品个性化定制”,他提到了3D打印技术给他的人生启示,即求学和研究中永远要保持严谨求是的态度,要充满使命感并培养创新精神。来自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刘育京以“研‘研’自得,历‘究’弥坚”八个字总结了“启真杯”活动带给他的收获。他强调做学问搞科研要遵循“论点清晰,思维连贯,逻辑缜密,论据充分”的原则,工作中更要做到全情投入,知行合一,唯此方可体验充实饱满,精彩纷呈的学术生活。


学生的成长与收获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关怀,“启真杯”学生学术新成果中必然也包含了老师的智慧和付出。高分子系李寒莹教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讲述了学术活动对科研人员的重要意义。他从亲身经历出发,慷慨激昂地回顾了过去数年中参与的多次学术会议和活动,将这些活动作为自己“展现魅力的平台”,李寒莹教授在学术和科研上成果颇丰,现场师生也为他所展现的魅力深深折服。

本场宣讲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学术碰撞,启迪智慧”,让我们共同期待2016年度“启真杯”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评选活动的到来。
图/王博 文/陈锐
高分子系
2016年3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