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的青年志愿者们出发前往西城年华小区,进行垃圾知识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正是周日,在小区里闲逛的居民很多,也给我们的宣传活动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活动的形式是由我们的志愿者发送宣传资料并进行简要的分类讲解。在得知我们是来自浙江大学的志愿者后,居民们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热情,有的还特地向我们咨询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例如小区物业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我们询问关于废电池回收的问题,以及一位居民向我们询问关于塑料袋回收标志上的数字的含义(实际上表示制作此塑料的高分子材料),志愿者们都凭借专业知识给予了一一解答。
本次活动中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居民在肯定我们此次志愿者活动公益性的同时,也对杭州市乃至全国的垃圾分类回收现状表示不满,认为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一位大叔提到杭州市内街道上的垃圾桶只分为两类,而且标志和“可回收”的字样太小,难以分辨。一位女士提及其在台湾读书的女儿时,告诉我们台湾的垃圾回收已经做到了家家户户专门分类,街道上已无垃圾桶的程度,而大陆的情况则相对较差。这些都表明当今社会上的垃圾分类回收理念还不够完善,这也正是我们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宣传环保、科普环保、呼吁环保。
在一位老人向我们提出“即使你们特意宣传了,有的人在丢弃垃圾时也未必会特意去关注”的疑问时,我们的志愿者告诉他:作为公益性活动,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支持环保。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们的宣传而树立起垃圾分类的理念,本次活动就有其价值。毕竟整个社会的环保理念的树立,并非依托于我们寥寥数十人,而是依靠千千万万与我们一样的志愿者去号召推动。
活动最后,我们邀请了居民们在我们的宣传横幅上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