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网 中文网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系团委

高分子系0902班赴舟山社会实践

日期:2012-07-13 14:02

 

7月4日中午,由王佳伟、吴嘉柯等人组成的高分子系赴舟山社会实践小分队正式坐上了开往舟山定海区的大巴,踏上了他们的红色之旅。太阳依旧火热,气温仍在攀升,但是我们的队员却个个雄纠纠气昂昂,以火一般的热情迎接接下来的挑战。经过近4小时的旅途颠簸,我们终于在夕阳下山前赶到了目的地,由于下车后我们接到敬老院电话说那边有些变故,我们不能去了,所以入住宾馆经过简单的整顿后我们马上召集全体成员开了个小会,就如何有效地深入贯彻落实寻访方案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对原来的行程安排做了小幅度的改动。
 
7月5日8点,成员集合完毕,径直向我们此次实践的第一站——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出发。舟山市所在地定海城西隅晓峰岭,是150多年前鸦片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为了纪念鸦片战争阵亡的将士,教育后人,为人民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游憩活动场所,市政府修建了以鸦片战争纪念馆为主体工程的竹山公园。纪念馆是公园的主体建筑,占地672平方米,1996年5月奠基,纪念馆主要陈列了定海两次保卫战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等。200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自1997年6月向社会开放以来,一直是人民群众缅怀先烈、不忘国耻、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大课堂”。每年有10万余人次前来参观,接受国防教育,使英勇抗击侵略的民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昭示着“落后就要挨打”、“有海不能无防”的道理。
 
 
纪念馆位于山巅,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攀爬,纪念馆的身影才逐渐映入我们眼帘。馆内装饰淳朴,一幅幅战争画作被摆放在陈列架上,向来参观的人们展示着当年军民一心共抗外敌的气魄场面,一件件沧桑的历史文物相互交织,还原了清英两军战斗时的悲壮场景,我们仿佛看到三总兵立于炮台前镇定自若地指挥迎敌,也看到了最后战船被击沉,城池被攻破的无奈。在展品中有中英两国船舰模型对比,还有双方各自的武器,英军用的都是大口径重炮和步枪,而清军却主要以小口径炮和大刀长矛为主,武器的落后直接造成了后来战争的惨败。同学们都被这里的遗物深深地震撼了,个个表情肃穆,默默的感受着过去的沧桑和悲怆。
 
在参观纪念馆的同时,方金达、王良艳等同学还采访了纪念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她向我们详细讲诉了当年舟山鸦片战争的经过以及纪念馆的情况。定海第一次保卫战,是英国侵略者第一次以武力侵占中国领土之战,也使中国封建统治阶段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丧师失地,蒙受耻辱。可以说,英国政府发动的对中国侵略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走上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是从定海被占开始的。定海第二次保卫战则是整个鸦片战争中历时最长、最激烈悲壮的一战,成为中国近代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起点。竹山是定海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见证。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取道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瞻仰了三总兵纪念碑和抗英阵亡将士古墓群等地,不尽为中国有这么一批英勇无畏的将士感到无比的自豪。
 
  
第二天,我们小组成员主要参观了舟山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坐落在舟山市定海城北龙峰山麓,依山傍水,怀抱自然。整个陵园占地3.6公顷,房屋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陵园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忠魂堂、八角亭、悼念广场、纪念浮雕、烈士墓区、华东战斗英雄林茂成烈士墓、纪念碑、海军1385部队殉难烈士墓、纪念碑,东海抗日妇女英雄杨静娟烈士雕塑像,烈士纪念塔等井然有序地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气势迥然,共同形成了陵园独特的纪念氛围。 
 
 
舟山烈士陵园主要是为纪念在解放舟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所建,1959年始建,1964年建成,走进舟山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民族园林风貌的陵园牌坊、牌坊的横额上是郭沫若亲笔题字的“海山增辉”四个大字。穿过牌坊,经过风景秀丽的海山公园便进入陵园中心纪念区。东侧是烈士事迹资料陈列馆,馆内大厅正中是渡海作战巨幅油画,两旁分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手书:“为人而死,虽死犹荣”,“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后代”。展厅内陈列了各个革命时期的1393名革命烈士英名录、生平事迹、史物、图片、遗物、重大战役情况和著名英烈士事迹介绍等。与陈列馆隔池相望的是造型庄重大器的忠魂堂,室内安放着为革命而献身的9位烈士的骨灰。
 
 
沿着幽曲的小径,我们在山中穿行,不远处,革命烈士纪念碑已经露出它庄严的一角,经过十几分钟的路途,我们来到纪念碑前。历史的变化无法掩盖烈士的光芒,庄严的气氛让我们肃然起敬,对着纪念碑默三分钟,感谢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的贡献。瞻仰完革命烈士,我们又相继参观了舟山烈士事迹陈列馆和忠魂堂,里面记录的种种烈士事迹让我们对他们的敬意更加深了几分。
 
 
7月6日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桃花岛。在海边,我们做起了拾荒者的角色,拎个塑料袋,边欣赏风景,享受海风,边拾垃圾。纵然我们力量微薄,但我们愿意为这个美丽的岛屿尽一份绵薄之力。
 
 
经过这次舟山红色寻访,大家都感慨万千。无论是三总兵“我在城在、城亡我亡”的气魄,还是革命烈士舍生取义,义无反顾的精神,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访问次数:1985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2009       您是第 6683273 位访问者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高分子大楼 电话:(0571)87951308 传真:(0571)87951308 邮编:310027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