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桂飘香师德馨,秋风送爽谢恩情——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师生探望杨士林先生、沈之荃院士 |
日期:2010-09-17 11:11 |
桂香欲染,细雨朦朦,在这充满了丰收喜悦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师者乃国运所系,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老师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老先生们崇高的道德、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胸怀时刻激励着我们好好做人做学问。
浙江大学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着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年过九旬的浙大高分子学科创始人,原浙江大学校长杨士林先生,在浙大的七十余载春秋,见证了浙大从抗战时的西迁办学,新中国的恢复重建,文革中的风风雨雨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之荃先生自1980年来到浙大,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沈院士多年如一日,践行了自己对“求是”校训的矢志追求。
九月十日下午三时,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聚烯烃课题组及稀土组师生前往求是村分别拜访了杨先生和沈先生。同学们为老教授们送上了鲜花、工艺品及按摩器,以表节日祝福。老先生们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感谢,热情的接待了同学们。已九十二岁高龄的杨士林老教授和每个到来的学生亲切握手,并且亲切的询问生活学习情况。同学们再次分享了历尽风雨艰难的老前辈对文军长征时期的宝贵追忆。杨先生踏实无私的科研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位师生。沈先生夫妇则热情的拿出了瓜果,与同学们亲切攀谈,关爱有加。她鼓励大家,认真做人做学问,“业精于勤,荒于嬉”,对基础理论和原理一定要学透彻和学扎实。
老先生们德高望重,桃李芬芳,功成名就。但是他们依然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在杨先生的家中,不见任何奢华的布置,但是处处整洁有序。桌上放着书籍报纸和放大镜。这些细节无一不深深感动着我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药物,大家升起心中无限的酸楚,默默为老先生的身体担忧祝福。沈先生家中也是同样,挂在墙壁的字画,清楚的诠释了沈先生平和宁静的心境。沈院士现在虽已年近八旬,依然精神矍铄。她清晨骑着自行车在朝阳的辉映下来到高分子大楼,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深深激励着我们。沈先生很重视外语的学习,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外语广播,这一习惯保持了多年未变。老先生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无一不值得我们学习。
三尺讲台方寸有限,却承载着老先生们无上的崇高理想和辉煌事业。在浙江大学这片成才的沃土上,有以沈先生和杨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德高望重的教授,辛勤的耕耘,默默的奉献。我们没有理由不时刻勉励自己谨记“西迁”沧桑,遵循“求是”学风,踏实认真,争创辉煌。


|
访问次数:3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