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动主题
莫忘国耻,珍视和平
二、 活动背景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余万中国同胞惨遭屠杀,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历史需要铭记,和平需要守护。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表明着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这一背景下,浙大学子应该进一步提升历史使命感,追溯并尊重历史更符合浙大求是精神。
三、 活动意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需要总结,心得需要分享。通过开展以“莫忘国耻,珍视和平”为主题的座谈会,交流心得感悟,传承红色精神,追溯南京红色历史团队开展总结分享会,依托悦空间这一载体开展南京历史相关书籍分享会,提升高分子系学生的历史认知度和历史使命感。推荐书籍存入悦空间,便于学生借阅分享。
四、 活动对象
面向高分子系全体学生
五、 活动地点
高分子大楼党员之家
六、 活动时间
12月26日(周五)19:30-21:00
七、 活动流程
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意义
2. 通过影片放映强化红色历史背景教育
3. SQTP团队分享溯南京历史心得
4. 阅读和分享有关“南京大屠杀”主题相关书籍
5. 参与人员发表感悟,集体讨论
6. 推荐书籍入驻悦空间
高分子系SQTP项目“溯南京红色历史,扬浙大求是精神”团队
浙江大学爱祖国强国防活动月项目团队
高分子系“悦空间”管理团队
2014年12月25日
附件:分享书籍列表
书籍一《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
内容简介: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国内尚无一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去全面完整地反映这一事件始末的优秀力作。这部作品将从报告文学角度填补这一空白,也是做为对首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献礼。该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本书十大阅读点:1)揭示了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与南京陷落的必然联系;2)首次披露了南京陷落之前日军对南京的大轰炸;3)逐日展现了日军进城后中日军队的表现;4)中方、日方、欧美人士和幸存者的现场目击实录;5)再现了以拉贝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拯救难民所做的贡献;6)冰冷展现了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7)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与讲述;8)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自述;9)东京审判时中美日三方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上的争议与分歧;10)作者本人的分析散见于文中,时时处处拷问着国人。
书籍二《南京大屠杀》—张纯如(华裔美籍女记者)
内容简介:1937年12月,日军攻入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同胞遭到屠杀。张纯如从三个视角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一是日本人的视角,二是中国人的视角,三是一群不肯抛弃南京的西方人的视角,他们创立了安全区,最终拯救了近30万名中国人。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该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书评: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乔治·桑塔亚纳
对历史和道德进行探究的最新力作。张纯如极其认真地对这场大屠杀的规模进行了认真叙述——《芝加哥论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