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以服务医改、惠及民生为宗旨,继承“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医疗协同方面的技术成果和应用基础,针对城乡居民在异地就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开发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系统、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系统,探索基于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支持。
本项目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进行任务设置。按照突破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中的身份认证、医疗资源整合、异地结算等技术瓶颈,重点解决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要求而进行项目研究。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申报指南.doc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是结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实际需要和方案实施对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云存储等多种信息技术,研究安全可扩展的城乡统筹社会服务信息平台的体系架构、实施过程异构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集成创新与应用,克服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交换和交易安全等技术难题,力图解决城乡统筹社会服务系统建设中具有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探索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社会服务的市场化运营管理体系和投资建设模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实现集成创新,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技术服务标准;建设具有重庆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社会服务信息平台,为落实和完成《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奠定信息化基础,为全国开展城乡统筹工作提供成功的经验。
项目是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又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统筹城乡现代服务方式。项目拟研究可扩展的城乡统筹社会服务信息平台的体系架构、实施过程、异构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把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的需求,构建第四方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和平台;结合“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支持开展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等的任务,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在重庆市实现具有区域服务特色的服务城乡的应用系统,完成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
指南全文见附件: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险现代服务应用示范工程》课题申报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数字家庭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数字家庭服务是以家庭融合网络和智能终端为载体,联通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生活环境,面向家庭提供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社区公益等综合服务的一种现代新型服务形态。数字家庭服务产业是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与服务化融合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家庭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是继承和发展“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及相关领域取得的成果,在数字家庭服务领域部署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培育数字家庭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以提升家庭生活品质为目的,针对目前家庭网络独立、服务资源分散、服务模式单一、交易手段缺乏等影响数字家庭服务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突破关键支撑技术,研发系统化集成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平台,通过应用示范,开展数字家庭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社区公益等方面的服务,形成创新服务模式,打通数字家庭服务产业链,推动数字家庭服务产业向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数字家庭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申报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3D电视集成播出平台和终端系统研制与产业化”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优先主题“数字媒体内容平台” (44)的要求,本项目基于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新一代高可信网络”、863计划重点课题“数字视音频编码、传输、测试与应用示范”、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数字媒体集成分发平台”等项目已有的3D电视研究基础,面向国家“三网融合”、NGB发展战略需求,研究构建一套支持网络频道、点播、网络下载等多种形式业务开展的3D电视集成播出平台关键技术和系统,实现3D电视播出平台的工程化、基于AVS标准的3D电视内容编解码和制作系统的实用化和3D电视终端的产业化,形成200万台3D电视终端的生产销售,基于国家高可信网络试验床、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应用示范,实现3D电视的点播和网络频道服务,完成上千小时3D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实现从3D电视节目内容和3D电视接收机的产业链两端拉动,以网络发行的新兴数字内容发行方式为主要渠道,为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提供丰富的3D电视节目内容及全新的3D电视业务体验。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3D电视集成播出平台和终端系统研制与产业化”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本项目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文件精神,重点围绕机电产品行业,开展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回收拆解与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产品及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绿色制造共性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产品、工艺和重点装备,实施具有示范作用的应用工程,促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制造的技术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本项目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精神,重点围绕面向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能源发电设备、工程机械、大型石化设备等配套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开展高速重载精密轴承、高性能液压元件、高可靠性密封件、新型高效高承载轻结构齿轮传动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一批高性能的关键基础件产品,实现工程化应用与产业化。提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基础件产品在重点领域、重点装备的配套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燃煤工业炉窑余能高效回收利用及能源合同管理技术与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针对我国燃煤工业炉窑余能利用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从高温、中温和低温余能回收利用的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及能源合同管理等设置了以下3个课题:
课题一 蓄热式工业含尘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及能源合同管理;
课题二 大型烧结系统余热综合回收发电关键技术及能源合同管理;
课题三 基于有机介质低温余热发电关键技术及能源合同管理。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研究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燃煤炉窑余能回收利用技术,建立相应的示范工程。包括:燃煤工业含尘烟气余热蓄热式高效回收利用,完成蓄热式横火焰玻璃窑炉的高温余能回收技术研发,系统节能率达到18%以上;大型烧结系统余热综合回收发电,完成烧结机中温余能发电系统技术研发,系统节能率达到20%以上;基于有机介质低温余热发电,完成回转石灰窑的基于有机介质回收低温余能发电系统技术研发,系统节能率达到15%以上。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生产。示范工程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方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及工程化”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开展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非晶配电变压器的产业化技术开发,形成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4万吨/年以上非晶变压器铁芯和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6万台/年以上非晶变压器的产业能力,实现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非晶配电变压器的挂网应用。搭建非晶节能变压器应用技术开发平台和检测评价平台,搭建非晶高效电机中试研发服务平台,开展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非晶电机定子铁芯及非晶高效电机系统的技术开发,形成非晶高效电机的中试开发能力,为后续的产业化奠定技术基础。做强做大以国产非晶材料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为发展方向的高端产业链集群。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及工程化”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钢铁工业节能新技术用耐火材料开发与应用”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的总体目标为:开发钢铁工业节能新技术、节能新材料所需高性能耐火材料技术,在大型高炉热风炉和焦炉、特种薄带材生产工艺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实现示范应用。通过技术攻关,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耐火材料技术进步。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能源重点领域的工业节能优先主题,符合制造业领域基础原材料优先主题。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钢铁工业节能新技术用耐火材料开发与应用”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一代节能高效连续热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开发新一代节能高效连续热处理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解决冷轧薄板的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板形在线测量及控制、采用高效热交换装置实现低温燃烧废气余热利用、带钢高效清洗、清洗液循环利用、冷轧工序废弃物利用等共性技术问题,促进上述技术及设备在国内大型连续热处理机组推广应用;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热处理和热轧免酸洗直接冷轧退火热镀锌工艺技术,并实现工业生产;形成年产30万吨以上规模高强钢产品专用生产线,可生产冷轧软钢、双相高强钢、马氏体高强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和热镀锌双相高强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等,满足汽车、运输、先进制造等产业对高强度钢铁材料的需要,在相关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大型连续热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能源重点领域工业节能优先主题、环境重点领域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优先主题,以及制造业重点领域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优先主题。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一代节能高效连续热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制糖生产过程节能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制糖行业高耗能、重污染、技术装备落后等制约糖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制糖生产过程节能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推动传统制糖技术优化升级,提升制糖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农民收入,制糖总体水平达到耕地白糖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我国糖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工业节能、综合节水、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优先主题。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制糖生产过程节能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甲醇经三聚甲醛合成多醚类清洁柴油用含氧化合物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结合国内外清洁燃油和甲醇下游行业发展趋势及我国目前能源资源结构现状和节能减排的任务,以甲醇经三聚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的合成过程控制、生产工艺、工程放大、关键设备、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为目标,进行三聚甲醛合成工艺优化、三聚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开发、离子液体催化剂工业制备和再生工艺开发等关键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离子液体催化剂工业制备和再生技术,建成百吨级工业催化剂生产线和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工程放大装置,实现千吨级甲醇经三聚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全流程工业试验,编制出甲醇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技术的万吨级工艺包。通过项目的实施,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体系,为甲醇化工的清洁转化和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能源领域“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和制造业领域“基础原材料”优先主题。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甲醇经三聚甲醛合成多醚类清洁柴油用含氧化合物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聚氨酯中间体生产过程氯循环利用减排技术”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针对聚氨酯中间体生产过程中副产氯化氢有效利用急需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以解决工程化、产业化的技术需求为目标,依托聚氨酯关键中间体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重大工程建设,在国内已有技术和产业基础上,重点突破催化剂、反应器、过程强化工艺以及聚氨酯中间体制造过程中氯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建成工业化示范装置。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我国聚氨酯中间体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为我国氯碱、聚氨酯、制药等领域的氯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提供支撑。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造业重点领域第28个优先主题《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环境重点领域第13个优先主题《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能源重点领域第1个优先主题《工业节能》。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聚氨酯中间体生产过程氯循环利用减排技术”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超低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制造技术及应用”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旨在突破新型结构脲醛树脂的分子设计与控制合成、多醛预聚体的分子结构设计与控制合成、后交联、游离甲醛的控制、后捕捉等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出超低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胶粘剂及其人造板工业化规模生产技术,同时在脲醛树脂与人造板行业建立应用推广示范,为行业的甲醛减排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我国人造板行业甲醛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人造板行业的产品结构优化,满足居民在室内装修和木制家具用品方面的环保需求。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超低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制造技术及应用”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铝合金短流程成型关键技术开发”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铝加工工业存在的流程长、工序复杂、能耗大、成材率低等诸多问题,以及大型复杂铝合金铸件精确铸造成型方面存在的成型铸件尺寸较小、生产率和成品率低、力学性能不高,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缺乏,关键产品的技术与装备依赖于国外引进等问题。研究开发高效、节能、节材、环保的铝合金短流程制备及成型加工关键技术,实现关键产品的自主开发和生产示范,提升铝加工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从电解铝液直接合金化、均匀凝固控制、塑性成型加工、大型复杂零件精确铸造成型及装备等关键技术方面 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年产20万吨以上的电解铝液短流程合金化及其加工示范生产线,自主研制出汽车发动机缸体压铸件、大型复杂挤压铸造件等关键产品,形成年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复杂挤压铸造件生产示范线和3000吨以上的汽车发动机零件压铸生产示范线;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使我国铝合金短流程成型关键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造业领域基础原材料优先主题,也符合共性关键制造技术与再制造技术优先主题。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铝合金短流程成型关键技术开发”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化学制浆造纸联产氧化铝产业化示范工程”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氧化铝工业面临铝土矿品位低、资源匮乏、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和纸浆生产面临造纸黑液治理投资高、白泥难以回用等环保问题,开展造纸黑液配料烧结熟料、碳分母液苛化、白泥煅烧回用等技术的研究,实现氧化铝生料浆配煤全部由造纸黑液替代,显著降低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和造纸黑液治理成本,形成化学制浆造纸-氧化铝联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产业链,建设“化学制浆造纸联产氧化铝示范工程”。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化学制浆造纸联产氧化铝产业化示范工程”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镁合金成形与应用关键技术开发”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镁合金是目前工程应用中的轻质金属结构材料,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在交通工具、通讯器材、航空航天等具有轻量化需求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发展空间。加快镁金属材料开发、扩大镁合金的应用已迫在眉睫,有利于推动具有资源优势的镁合金与钢、铝、塑料等互补,形成更加完善的材料体系,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基于我国镁合金研究与应用领域前期间形成的技术、产业基础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团队,针对具有实用价值的镁合金品种少,镁合金传统压铸件性能低,镁合金腐蚀、连接、疲劳、冲击、振动等性能数据匮乏等现状,通过研究和开发面向实际应用的新型镁合金、板/型材成形技术、零部件同步开发与应用技术等,引领镁合金应用的发展,实现镁合金的扩大应用,全面提高我国镁合金的技术水平,将我国的镁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经济优势。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造业领域基础原材料优先主题“轻质高强金属结构材料”。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镁合金成形与应用关键技术开发”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铜材短流程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工程化”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铜是重要的结构及导电材料,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项目根据我国当前铜加工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国家科技计划总体部署,针对我国铜产业生产技术落后、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和铜资源短缺的现状,结合当前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主题,集中针对铜带材与铜管材的短流程制造工艺及装备、高精压延电子铜箔制造工艺以及铜资源回收等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产业化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铜材短流程、高效节能的新型制备技术和铜材循环再生产利用新技术,全面带动我国铜加工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造业领域基础原材料优先主题,也符合制造业领域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优先主题。
指南全文见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铜材短流程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工程化”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及高效缝制设备开发”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
|
|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0年09月21日 来源:科技部 来源:科技部 |
|
|
一、指南说明
本项目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精神,重点围绕突破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含称重输送机、隧道连续洗涤机、压榨式脱水机、穿梭运输机、贯穿式烘干机、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生产技术;突破高效缝制设备,含高效低扭矩平缝机、高性能电子花样机、高效低扭矩上袖机以及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等关键生产技术,完成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样机研制和高效缝制设备示范生产线建设。旨在促进洗涤和缝制机械产品升级换代,有效提高我国洗涤和缝制设备行业整体水平,推动洗涤和缝制行业节能减排。
指南全文见附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及高效缝制设备开发”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增强型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
|
|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0年09月21日 来源:科技部 来源:科技部 |
|
|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优先主题“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 (44)的要求,本项目面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建设,研究并突破多媒体信息实时采集、安全过滤、音视频索引、结果聚焦、协同推荐、协同优化等增强型搜索引擎关键技术,制定搜索引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测试规范和调用开放接口规范,研制具有多媒体信息融合聚焦过滤推荐功能的增强型搜索服务系统并部署示范服务,开发支持手机、计算机、电视机三屏融合的服务运行平台,基于增强型搜索系统开展重点新闻网站的三网融合规模推广示范。
指南全文见附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增强型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面向融合网络的大规模接入汇聚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课题申报指南
|
|
|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0年09月21日 来源:科技部 来源:科技部 |
|
|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指导下,在“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成果大规模接入汇聚路由器(ACR)技术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ACR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关键技术,完善ACR技术体系并形成行业或国家标准,研制支持多方式全业务一体化的ACR设备,建立试验演示环境,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联合国内优势单位组建产业联盟,攻克ACR在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和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推动ACR产业化应用,使得ACR产品成为全国汇聚路由器市场的主流设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我国三网融合战略目标和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指南全文见附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面向融合网络的大规模接入汇聚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课题申报指南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
|
|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0年09月21日 来源:科技部 来源:科技部 |
|
|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依据《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关于“开发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中国民航建设与发展规划,实施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的综合应用与示范工程。项目充分利用现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方面的最新技术,面向我国飞行繁忙地区的航班高效运行和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保障的重大应用需求,从航空导航与监视、航班运行与通用航空服务、空管综合验证平台等三方面,建立一批空中交通管理的技术标准,突破基于GNSS的终端区精密导航、机场综合交通态势监视、航班协同运行控制、通用航空综合飞行服务、协同空管系统的验证及飞行校验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先进空管技术装备,并在飞行繁忙地区和通用航空低空飞行区域分别开展面向公共运输航空和面向通用航空的协同空管系统综合示范与测试验证。
指南全文见附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汽车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应用工程》课题申报指南
|
|
|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0年09月25日 来源:科技部 来源:科技部 |
|
|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隶属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设计服务业创新模式和汽车及数控机床产品总体设计与高性能计算能力需求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强重点工业领域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的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并在现有科技条件平台基础上,增加参与式创新、虚拟现实仿真评价、用户体验等服务功能,实现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的全链条技术服务,运用产学研联合机制,攻克汽车及数控机床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制约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汽车及数控机床领域的设计创新示范工程,提高北京地区设计创新服务能力,大幅增强重点工业领域的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申报全文见附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汽车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应用工程》课题申报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