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本支部党员在规范学术行为、促进和保障科研活动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应校党委《关于开展学术道德建设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本支部经过仔细策划,于2009年3月26日开展了题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组织生活。本次活动由支部书记仰云峰主持。
本次支部生活的重点是就如何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联系本单位学术道德建设实际,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了使这次主题学习和讨论进行得更加有效和透彻,会前我们要求支部党员自行观看了之前中央电视台新闻1+1-时事开讲栏目关于发生在去年的我校“贺海波论文事件”的报道。首先学习领会2009年学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张曦书记的讲话。另外,我们重点学习了杨卫校长在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进而学习讨论了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修改稿)、浙江大学处置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关规定(摘录)以及跟我们关系更为密切的浙江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术论文(著作)发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之后,支部各位党员结合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和校风、学风建设,尤其就如何弘扬“求是”精神,严谨务实、求是创新,重点就怎样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以下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大致整理:
叶翔宇:学术造假现象不单是像贺海波事件这样的个例。学术造假跟国内科研资源的分配不均,院士制度的不尽合理有关。他需要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各科研机构能够加大对青年研究人员的扶持力度,使他们拥有更加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这样也能很大程度上杜绝他们的学术不端行为。
易专:要想改善国内的学术环境,首先要对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确实有效的改革,切断学术论文与学生毕业,教师评职称的挂钩。科研的评价应该更加注重项目完成的质量以及所解决的技术难题,而非单一的论文指标。
胡梦欣呼吁应该加强社会对学术界的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
吴青芸认为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应该从源头抓起,加大规范的力度和学术造假的机会成本。
车爱馥表示学术造假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应该向科研相关的管理机构积极反应意见和建议,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导向。但就我们个人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律水平。
奚振宇和仰云峰说到,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需要从3方面入手:提高个人自律水平;统一标准,加强制度约束和处罚力度;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通过此次支部生活,使党员同志们更加深刻地认清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以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与会同志一致表态:作为科研工作主要实践者应进一步提高道德自律水平,为国家的科学研究作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