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目的与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科学技术及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及适应社会需求有着深刻影响。为切实抓好这一环节,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及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意见》(浙大本发[2018]3号),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设计)学分一般为8-10学分,其环节分为选题、开题、论文(设计)实施、中期检查、论文(设计)答辩五个阶段。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1)秋学期第8周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
(2)在本科生院教务处规定的选课时间段里完成毕设课程的选课工作。
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
(1)冬学期第1周正式开题。冬学期第7周前完成开题工作,包括查阅资料以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与英文文献翻译的三合一报告撰写。冬学期第8周由各研究所组织学生进行开题答辩。冬学期第9周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开题三合一报告,并上传毕设系统。系本科教学科在春学期第一周前对开题三合一报告格式、指导教师任务书录入情况、开题答辩成绩上报、答辩记录表递交情况进行复查。
(2)对于个别确有困难或特殊情况的同学,在向学系申请并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开题答辩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推迟至春学期第1周进行。
3、毕业论文(设计)实施
春学期第1周至夏学期第5周,为毕业论文(设计)实施阶段。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做好实验安全与实验技术培训。学生应严格遵守纪律,规范操作,并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
4、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
(1)春学期第6-7周,学生应填写《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本科毕设中期检查表》进行自查,由指导教师签名确认毕设进度,并将中检表上交系教学科。
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1)夏学期第4周,学生应提交毕业论文(设计)送导师评阅,根据导师意见修改论文并上传毕设系统。
(2)夏学期第5周,毕业论文统一送审盲评及查重检测。
(3)夏学期第6周,通过送审及查重者由各所组织统一答辩。
(4)夏学期第7周,学系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成果评分进行审定。
(5)夏学期第7-8周,学生根据答辩意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修改完善,将定稿论文上传毕设系统,将所有纸质材料递交学系,由系教学科审查并统一装订。
6、毕业设计审核、复查
(1)答辩结束后,系组织督导组和部分专家对全部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装订本进行复评抽查,重点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成果的内容及评分。
(2)夏学期第7周,学系教学科审核并录入毕业设计成绩。
(3)夏学期第8周,毕业设计工作全部结束,当届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全部送交院教学科存档,接受学校的复查。
三、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各阶段要求
1、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科建设、专业教学要求,紧密结合科研及生产实际需要设计;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课题类型应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难度大小与工作量适当。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和社会需要、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任务,促进教学、科研、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设计类题目要具有实用意义,切忌脱离实际;论文类题目要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要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
每位导师每届最多设题3项,每项题目不得重复。每项题目只能接收 1 位学生,保证一人一题;
在教师课题确定后,经所、系两级审核后公布论文(设计)题目。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再由系或所室协商平衡,确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特殊要求需跨专业学科选题的,需有书面申请报告,经学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和对方毕业设计负责老师签字同意,上报系本科教学科备案。其开题答辩、结题答辩管理及档案保存归属本系。
2、开题
开题环节教师应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以及《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要求》,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设计内容、技术方案、实施步骤等,指导学生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环节。
学生应按相关要求认真完成三合一报告,参加研究所统一组织的开题答辩,并上传电子版文档。
三合一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三部分内容,形式要求如下:
(1)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要求字数3000字以上,文献综述内容要与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密切相关。
(2)开题报告包括:课题意义、背景及可行性分析、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方案、实施计划、预期结果,要求字数不少于3500。
(3)文献阅读要求查阅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4)完整英文文献翻译(含图表)至少1篇,字数不少于3000。
(5)报告格式应符合《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编写规则》,用A4纸双面打印。
3、中期检查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环节主要内容由进度表记录自查,中期检查表、到岗情况及操作规范抽查组成:
(1)春学期第1周至夏学期第4周,学生应每两周填写一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本科毕设进度表》;
(2)春学期第4-5周,学生应填写《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本科毕设中期检查表》就工作量进行自查,由指导教师签名确认毕设进度,并上交学系教学科备案。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立即停止毕设,毕设成绩记载为零分。
(3)春学期至夏学期第4周前,由学系组织督导及其他教师对学生随机进行到岗及操作规范抽查。
4、论文撰写与检测
(1)论文撰写
学生应于夏学期第5周之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课题进行实验、计算机仿真、设计绘图、理论分析与研究等各种工作,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书面报告。
形式要求如下:
1)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为1万字以上,查阅文献10篇以上。
2)除论文的英文摘要(含英文题目)外, 论文中的正文、表题和图题均用中文表达。
允许在中文图表题注下附上英文题注。
3)工程设计类课题按专业性质不同规定一定图幅的设计图纸;以实验为主的工程技术类课题,论文中应有实验数据、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分析意见与结论;以产品开发为主的课题应有实物成果及实物的性能报告;软件工程类课题应包括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及使用说明书、软件测试分析报告、项目总结等。
4)毕业论文(设计)排版及存档要求参照本细则中的档案保存规则。
5)毕业论文(设计)应严格按照《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编写规则》编写。
(2)查重检测
夏学期第5周,对论文文稿进行查重检测,论文定稿重复率应低于10%。
1.查重率在10%以下的为通过,根据检测报告做适当修改;
2.查重率在10%-20%为修改后通过,需要指导教师督促修改并确认;
3.查重率在20%以上的为不通过,需要重大修改后再次查重;
二次查重仍不通过者不予送审,不参加毕设答辩。
(3)专家评阅
夏学期第4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送交指导教师评阅、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认真、全面审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情况及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写出评语。
夏学期第5周,统一送审所有毕业论文,评阅老师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专家评阅意见表。评阅不通过者不能参加第一轮答辩,修改后再次送审通过者可参加第二轮答辩。
5、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学生应将毕业论文(设计)书面报告内容交指导老师评阅,经导师同意、且通过查重及盲评者按答辩小组规定的时间地点逐位进行答辩;
研究所安排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和成织评定工作,并及时向学生公布答辩要求及各人的答辩次序、大致时间;每个答辩组评审教师由3-5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并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老师担任,答辩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及其课题组成员不参加该小组答辩。
每位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学生用多媒体课件向答辩小组汇报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情况,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然后由答辩小组指导教师根据工作量、课题意义、难度、成果、答辩表现等综合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现场答辩记录表。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评定,最终成绩=70%论文及答辩+10%文献综述+15%开题报告+5%外文翻译。各等级比例控制如下:优秀≤25%(90~100分),良≤55%(80~89分),其余为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成绩评价为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学生在学习期限内申请重修,经学院批准同意后按相关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
等级
|
标准
|
优秀
|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立论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结论合理,文字条理清楚。论文格式规范,质量高。独立工作能力强,答辩时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
|
良好
|
能较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立论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基本正确,结论合理。文字条理清楚,论文格式规范,质量较高。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答辩时概念较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
中等
|
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内容基本完整,计算与论证无原则性错误,结论基本合理,文档基本齐全,,论文格式基本符合规范,工作能力一般。答辩时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
及格
|
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质量一般,只存在个别非原则性错误。答辩时讲述大致清楚,回答问题存在不确切之处。
|
不及格
|
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态度不认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有原则性错误。质量较差。答辩时概念不清,回答问题不正确。
|
6、档案保存
学生应在离校及领取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之前提交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
(1)毕业论文(设计)材料顺序:
第一部分:毕业论文封面→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版权授权书、诚信承诺书→致谢→中英摘要→目次→论文全文→相关材料或图纸→作者简历→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考核表。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封面→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具体内容要求→目录→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稿→外文原稿→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考核表。
ƒ第三部分:毕业论文进度表→开题答辩记录表→中期检查表→毕设总体情况调查表→毕业论文专家评阅书→论文现场答辩记录表。
毕业论文(设计)电子文档:需上传到现代教务管理系统,顺序与纸质版一致。签字件要求扫描。
(2)文件形式要求:
表3. 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文件形式要求
文件名
|
要求
|
签名时间
|
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版权授权书、诚信承诺书
|
|
论文定稿打印日期
|
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要求
|
论文指导教师本人签名,不允许代签。
|
秋学期第6-7周
|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考核表
|
由指导教师录入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英文文献翻译的评语,由开题答辩主席在系统中录入成绩,答辩主席本人签字,不允许代签。
|
开题答辩当天时间
|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
指导教师录入对毕设的进度安排及任务要求,论文起讫时间为:选题结束—论文送审前。由指导教师本人签名,不允许代签。 研究所审核意见由分管教学的副所长签名。
|
秋学期第9周
|
毕业论文考核表
|
导师评语由指导教师录入系统,导师本人签名,不允许代签。
|
论文送审前
|
答辩记录表
|
记录人及答辩组专家签名,不允许代签
|
论文答辩当天时间
|
(3)院系存档材料:
选题结果汇总表
‚
开题成绩单
ƒ
答辩成绩单
④ 中期检查表
⑤ 论文查重结果汇总表
⑥ 评阅结果汇总表
⑦ 学生毕业论文
四、指导教师的条件及主要职责
1、指导教师的条件: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思想作风正派、业务水平较高、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应具有讲师以上的职称,助教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不能独立担任指导工作。
2、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按照毕设环节进度要求,按时、按规上网填报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及相关内容。
(2)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应适当,原则上不超过3人。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1次。
(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后,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文献,审定学生拟定的方案,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文献翻译、毕业论文(设计)和使用设计说明书;
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答疑和指导。对学生进行三废处理和实验安全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结束阶段,按照学校、学系两级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审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资料,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并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客观公正如实书写评阅意见,禁止和杜绝由他人撰写评语,指导教师签名的不良现象。
五.对学生的要求
1、在进入毕业设计前,即秋学期结束后,应完成教学计划上规定的125学分(第一课堂学分),未修满者不得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2、学生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明确其目的、意义;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学生按照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参加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答辩;按期提交相关文件。
3、严格遵守纪律,在指定地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老师请假,否则作为旷课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评分降低一级。旷课时间累计达到全过程1/3者,取消答辩资格,按零分处理。
4、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应严格遵守院、系、所室及实验室的有关规定,注意三废处理和实验安全操作;
5、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求是,严禁和杜绝弄虚作假及抄袭他人成果,如有剽窃抄袭或伪造数据行为,经调查核实,按作弊论处。
6、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不予毕业。重修可在学习期限内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批准同意,学生在学习期限内申请重修,经学院批准同意后按相关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六、其他
本实施细则最终解释权归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所有。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2019年1月24日
附录: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
秋学期第4—5周:教师申报课题
秋学期第6周:审批选题
秋学期第7周:学生选题,双向确认
秋学期第8周:教师填写进度安排及任务安排
冬学期第1周:毕设开始
冬学期第3周前:教师填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要求,研究所审核。
冬学期第7周:学生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交导师审阅、修改。
冬学期第8周:开题答辩
春学期第1周:特殊情况延期答辩者答辩
春学期第6-7周:中期检查
夏学期第5周前:撰写论文,查重,导师修改审阅
夏学期第5周:盲审
夏学期第6周:一轮答辩(论文通过评审者)
夏学期第7周:论文修改定稿,递交材料。
夏学期第8周:二轮答辩(论文盲评或查重未通过者)及修改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