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 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开题报告通知 |
日期:2018-12-28 14:02 |
2019年高科所开题答辩安排
报告要求:
1.每位同学报告7分钟。请严格遵守时间,认真准备和演练PPT;并请提前到场将PPT拷入电脑内。
2. 作为本科生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分组内全体本科生全程参加该分组的毕业设计答辩,并欢迎踊跃提问,交流。
|
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本科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名单(A组) |
|
姓名 |
毕业设计题目 |
指导教师姓名 |
钟佳祺 |
碱土金属催化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
朱蔚璞 |
张俊 |
聚多巴胺低聚体光保护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朱利平 |
冯炜林 |
具有自具微孔结构的水相分离膜制备与表征 |
朱利平 |
郭爽 |
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 |
朱利平 |
秦晓 |
氟化多孔膜的设计制备及气液分离性能研究 |
朱宝库 |
闫宇 |
血液净化膜的制备与性能 |
朱宝库 |
刘梓恒 |
双金属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 |
张兴宏 |
王征文 |
含硫聚合物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
张兴宏 |
郑思宇 |
二苯基膦基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张其胜 |
袁红杰 |
高迁移率高三线态能级有机电子传输材料 |
张其胜 |
房健 |
一维胶体液晶织构微区控制及其应用 |
许震 |
屈钰 |
用于可穿戴器件的柔性自支撑湿度敏感元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李扬 |
龚雨璐 |
高比表面积负载化二氧化钛基纳米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李扬 |
马静雨 |
二维胶体液晶微取向结构控制及应用 |
许震 |
丁誓鹏 |
光响应含金属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徐君庭 |
杨晨 |
结晶驱动的PCL-b-PAA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 |
徐君庭 |
马培元 |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嵌段共聚物分离膜 |
伍广朋 |
王雨沁 |
基于二氧化碳基嵌段共聚物的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
伍广朋 |
谢瑞 |
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伍广朋 |
朱邦 |
单乙烯基单体共聚制备交联共聚物 |
王齐 |
周佳男 |
以同时构建碳-碳单、双键为途径的聚合物合成方法 |
王齐 |
|
|
|
答辩小组 |
凌君,傅智盛,黄小军 |
|
时间 |
1月18日8:30开始 |
|
|
高分子楼228
|
|
|
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本科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名单(B组) |
|
姓名 |
毕业设计题目 |
指导教师姓名 |
方路航 |
胡桃醌类似体系的表面沉积行为研究 |
万灵书 |
傅佳 |
基于主客体作用的pH响应性超分子胶束的制备 |
邱利焱 |
苏一轩 |
一种基于近红外荧光染料胶束的构建与表征 |
邱利焱 |
白玫洁 |
多取代δ-戊内酯的开环聚合研究 |
倪旭峰 |
朱晨凯 |
巯烯点击聚合制备基于多取代δ-戊内酯的交联聚合物 |
倪旭峰 |
田乃元 |
N,N-苯氧羰基-L-鸟氨酸聚合制备拓扑结构可控的聚合物的动力学研究 |
凌君 |
李子贤 |
具有beta-折叠结构聚肽的设计与合成 |
凌君 |
胡玥琪 |
基于可控界面聚合的薄层复合膜研究 |
徐志康 |
徐知源 |
贻贝仿生共沉积涂层的构建与性能调控 |
徐志康 |
宗彦霖 |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混合基质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黄小军 |
姜栋 |
用于香料可控释放的介孔SiO2/PDA纳米载体的制备与性质 |
江黎明 |
张成 |
基于离子扩散诱导层层组装技术的石墨烯涂层可控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高微微 |
蔡炜 |
石墨烯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高微微 |
刘一晗 |
氧化石墨烯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
高超 |
褚星远 |
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
高超 |
王雪儿 |
丁香酚衍生物与烯烃的共聚合研究 |
傅智盛 |
刘沁园 |
电子效应对(α-二亚胺)镍络合物催化行为的影响 |
傅智盛 |
宣梦达 |
外给电子体调节聚丙烯链结构规律与机理 |
范志强 |
邹迪镓 |
乙烯-共轭双烯烃配位共聚研究 |
范志强 |
杨阳 |
具有氧化还原和温度响应性的微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
杜滨阳 |
王雨琦 |
以微凝胶为交联结构的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杜滨阳 |
郑嘉铭 |
荷正电膜的制备与性能 |
朱宝库 |
|
|
|
答辩小组 |
李杨, 朱利平,伍广朋 |
|
时间 |
1月18日8:30开始 |
|
地点 |
高分子楼附二楼 |
|
|
访问次数:6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