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科学研究所
2016年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安排
时间: 2016年 1月18日 8:30
地点: 党员之家(第一组)、228(第二组)
报告要求:
1. 每位同学报告不超过8分钟。请严格依据时间,认真准备和演练PPT;
2. 作为本科生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分组内全体本科生全程参加该分组的毕业设计答辩,并欢迎踊跃提问,交流
第一组:
1
|
金昌浩
|
含力响应基团的液晶弹性体制备及结构与性能
|
2
|
李艺丰
|
可解交联的聚苯乙烯的合成
|
3
|
曾邦
|
高分子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
|
4
|
谭帅雨蛟
|
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模拟
|
5
|
王思瑶
|
石墨烯电极材料研究
|
6
|
李嘉辰
|
新型水凝胶材料研究
|
7
|
于辉
|
基于梯度微结构的聚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8
|
任秀秀
|
荷正电两亲PVC共聚物分离膜的制备与性能
|
9
|
付锦程
|
石墨烯膜色谱的制备及应用
|
10
|
吴至鑫
|
响应性降解微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11
|
李博灏
|
离子型微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12
|
刘屹东
|
含结晶和离子液体链段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
|
13
|
邱泽霖
|
聚酰亚胺膜材料的制备与改性
|
14
|
朱浩峰
|
光学活性聚磷酸酯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15
|
黄宇航
|
聚电解质络合物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16
|
李营
|
基于拟聚肽的不对称催化分离膜反应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
17
|
余浩浩
|
基于醋酸纤维素的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的制备与应用
|
18
|
江仑
|
主客体识别亲和聚砜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19
|
高靖尧
|
两性离子聚合物与聚乙二醇改性表面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20
|
苗金川
|
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载体的制备
|
21
|
林骁
|
聚电解质络合物的制备与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
22
|
许天歌
|
含两性离子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3
|
赵怀远
|
高效且稳定的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
24
|
张玥
|
软物质材料裂纹生长的调控
|
25
|
陈峰
|
基于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微纳级模板
|
第二组:
1
|
杨靖夷
|
自由基偶合聚合及新型高分子的制备
|
2
|
俞千里
|
基于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均孔分离膜研究
|
3
|
白天闻
|
两仪聚合反应机理研究
|
4
|
李逸凡
|
三氟甲磺酸稀土催化两仪聚合
|
5
|
金昱
|
石墨烯电催化性能研究
|
6
|
朱麟杰
|
有机磷聚合物的可控合成
|
7
|
李浩南
|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聚多巴胺/聚两性离子快速共沉积
|
8
|
郑博拓
|
官能化聚肌氨酸的NTA合成方法研究
|
9
|
王恩昊
|
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
|
10
|
陈志雄
|
基于共沉积法制备PDA/PEI-Au纳米粒子复合纳滤膜
|
11
|
唐安琪
|
多巴胺纳米聚集体的动态自组装
|
12
|
毛雁宏
|
介孔分子筛负载镁/钛催化剂及其烯烃聚合
|
13
|
杨凌伟
|
响应性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
14
|
彭喆
|
电喷法制备高分子纳米复合薄膜声表面波型传感器
|
15
|
王国军
|
界面自组装法制备超薄膜探索研究
|
16
|
洪翔峰
|
球形中空聚乙烯反应器粒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
17
|
朱敏杰
|
含结晶性和聚氨基酸链段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
|
18
|
张双杰
|
配体共轭的双核(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
|
19
|
郭义宗
|
聚醚砜基凝胶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20
|
杨文武
|
端基功能化聚苯乙烯的合成及其水滴模板法组装行为研究
|
21
|
张昊
|
含低支化度聚丙烯链段的两嵌段物的合成
|
22
|
喻研
|
助催化剂对(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行为的影响
|
23
|
张弈宇
|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剂及其负载
|
24
|
沈旭众
|
亚乙基苊(α-二亚胺)镍配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