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积极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公益精神,引领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西部、深入生活,践行“感恩•服务•担当”的公益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高分子系积极响应校团委,决定在2016年暑假,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PTPA”专项公益项目等大学生大型公益实践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春公益•美丽中国
二、实践内容
1.挖掘丝路文化,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一带一路”文化版图。实践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寻踪,寻根城市历史文化精神和内涵,探析城市独有的文化印记,再现繁华丝路的城市形象;二是寻访丝路人物和丝路故事,收集平凡人物与浙大的故事;三是参观学习“一带一路”沿线的的博物馆,探寻民俗古风。以微村志的形式汇聚千年丝路文明,传播璀璨丝路文化。
2. 助力环境治理,关注水资源保护,形成“一带一路”水资源保护版图。实践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追寻水文化,从历史、现状、文化、政策等方面,展现“依水而生、治水而兴”的文化脉络;二是开展水质调查,依托我校环资学院等专业背景和力量,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进行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检测和调查;三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水质治理,例如依托专业教师的研究成果助力南疆解决盐碱水处理的问题。
3.反哺基层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形成“一带一路”教育帮扶版图。实践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调动学校师生和当地校友资源,以基础挂职、支教帮扶为主线,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二是打造支教精品课程提升支教助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动员广大教师,尤其是知名教师录制视频课程,建设网上精品课堂;三是推行“千人圆梦”网上众筹项目。
4. 汇聚教授资源,推进民生公益,形成“PTPA”公益项目集群。汇聚教授资源,搭建校友参与平台,通过“一名教授,带领一支学生团队,实施一个公益项目,完成一项公益成果”的“PTPA”公益项目模式,推进公益项目助力“城市升值、产业升级、文化升华、民生改善”的长效机制,全面树立和宣传浙江大学和全体浙大师生的公益形象。PTPA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请参考附件1。
三、注意事项
1.今年重点立项团队只从符合前述四个实践内容的团队中遴选。
2. PTPA公益实践服务团队的主题不限,但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爱留守儿童三大主题之一的PTPA公益实践服务团队将优先考虑纳入重点立项团队。
四、时间安排
1. 2016年3月15日前,完成团队组建,确定实践计划,完成“PTPA”教授与实践团队的对接,完成实践团队与实践目的地的对接,完成团队立项工作;
2.2016年4月30日前,完成团队培训,邀请公益联盟成员高校组建队伍,共同开展公益实践服务活动,开始浙江大学2016年暑期大学生大型公益实践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筹备工作;
3.2016年5月21日,举行浙江大学2016年暑期大学生大型公益实践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举办“一带一路”中国高校公益联盟成立仪式,发表公益联盟倡议;
4.2016年6月-2017年9月,队伍派出,完成实践;
5.2016年9月-2016年11月,完成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
6.2016年11月-2017年5月,实践成果汇总、编辑、制作、展出,并通过权威媒体大力宣传报道,献礼120周年校庆;
7.2017年5月之后,公益实践服务活动继续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入开展。
五、立项方式
各小分队请填写立项申请表(附件2)、公益实践服务活动团队立项申报汇总表(附件3),纸质版于3月15日17:00前交至高分子系办公室夏老师处,并将电子版打包发送至gfzxshsj@163.com,主题及附件统一注名为:【高分子系】公益实践服务活动相关材料+负责人姓名
六、补充说明
1、原则上大学生在校期间需参加一次社会实践,请尚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积极参与。
2、参与社会实践有0.5分的二课分,获校级表彰团队得1.5分。
3、对按照“PTPA”公益实践模式组队的团队给予重点立项,并给予重点经费支持。
实践参考资料: “一带一路”及“浙大西迁”沿线省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简介请分别参照附件4与附件5。
如有不明事项请联系高分子系团委,
联系人:夏 雷:87951685 13634184295(514297)
蒋涵东:18868128813(555614)
鲍晓炯:18868103212(557800)
高分子系团委
2016年3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