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网 中文网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风采

追随民族魂,献礼伟大党——高科所一支部参观鲁迅故居

日期:2011-05-14 00:12

  

 ——高科一支部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建党90周年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我们高科一支部全体党员一起重温鲁迅故居,穿越岁月时空,近距离接触民族魂——鲁迅,感受战火连天的旧社会,倾听鲁迅唤醒中国人的呐喊,又一次走进火红的七月。
扬起一面党旗,心怀一颗民族心,我们高科一支部全体党员带着神圣的使命来到了位于绍兴市中心的鲁迅故居,参观了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和鲁迅纪念馆。在这条弄堂里,鲁迅经历家族由盛到衰的家庭变故和经受了变故后的人生体验。祖父的入狱,家族的败落,使鲁迅不得不到农村的外祖母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这也就奠定了鲁迅的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求学时期,鲁迅没有选择读书做官和经商的道路,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然而就是在求学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社会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去日本公费留学的机会。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鲁迅先生还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处死的同胞,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从此,鲁迅先生走上了用文学唤醒中国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道路。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鲁迅其人的了解更加形象和生动,对鲁迅精神的了解则更加深刻和透彻。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在做人上可以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概括,在工作上可谓是“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的却是奶”,他心痛地直视旧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决心以笔为武器,忘我工作,终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毛泽东称其为中国文化战线上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的民族英雄。
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又一次近距离接触曾经并且将一直为中国人敲响警钟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对于我们高科一支部全体党员,无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理论的熏陶。将指引我们高科一支部全体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认真做好党员队伍建设,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建党90周年献礼。


访问次数:462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2009       您是第 6678022 位访问者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高分子大楼 电话:(0571)87951308 传真:(0571)87951308 邮编:310027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