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我系“先锋学子”培训会于邵逸夫科技馆212室顺利举行,主持人为团委书记陈泽星老师,主讲嘉宾为我系副系主任张兴宏老师。
开场,全体与会成员起立,奏唱团歌。
随后,张老师上台开讲,主要从三大方面——做人、做事、教育,与我们学员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做人方面,张老师指出,我们应慎独,学会管理和约束自我,并要多多与人交流。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张老师教育我们要立德,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生活中常说谢谢,注重礼貌,尊重他人。紧接着,张老师谈到了一个十分寻常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对钱的态度。他指出,钱固然重要,但不能成为我们追求人生价值道路上的第一目标,不贪财就能心思单纯全身心地把事情做好,生活也会快活许多。同样的,张老师以自身和他学生的相关经历进行了解释,提醒我们不要为钱所累,不要迷失自我,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为自己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他认为,大能力者大贡献,小能力者小贡献。
在做事方面,张老师讲到了怎么学这一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最好四个字——听说读写——这既是核心要求,也是外在表现。其中,听最有效率,而说要有技巧——要做到真诚。读,既是指广泛的读书,也是指读文献。多读书,读他人的故事,则人的内心情感必然是丰富的,生活也是多彩的。读文献,则应读大家之作,虚心学习经典。结合当下明星吸毒的热点新闻,张老师风趣地说:“如果让这些明星来搞科研,他们就没这功夫吸毒了,还能获得更大的快乐。”幽默的话语引得学员们笑声连连。而最后的写,则包括了写论文、写报告等,需要多加练习。此外,张老师还以他自身为例——一年寒暑假花两三周时间深入思考之前的成果与不足,分析各个学生的优缺点,并安排后续工作,指出我们当代人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太过浮躁。同时,张老师还给在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导师的选择和关系的处理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对于本科生,可以多去西部、东北以及更好的科研院所,进一步拓宽人脉,搞好人际关系,学习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定好专业方向,选好导师;而对于研究生,应以理性、成熟的态度通过加强沟通来妥善处理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张老师还指出,作为党员,言行上必须遵守党章党纪党规,但作为科研人才,在科研上不可墨守成规,思维方式出点格,人生才能出点彩,切忌思维定式。
而在教育方面,张老师以四个回归中的回归常识和回归本分为切入点展开。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认真刻苦学习研究。但现阶段的教育存在考卷难度下降,而学生思考深度不够的问题。对此,张老师号召我们要高要求,高标准,多问问题,深入思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在回归本分方面,对比我系与我校总体在教授上课率上的区别,可以看出,我系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同时,张老师表示,教学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状态、思想和态度。
最后,本次培训会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