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网 中文网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公告公示

高分子系开展学习“两会”精神,实现“中国梦”主题活动

日期:2013-03-25 16:04

 

  随着两会的胜利召开,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也在持续进行中,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梦”更是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主题。高分子系的各个党支部,纷纷开展各项学习活动。3月19日上午10点时许,生材所研究生党支部召开学习“两会”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主题活动。邀请生材所教工党支部书记胡巧玲和系学生党总支书记王高合老师,在高分子系会议室组织了一次“中国梦”主题座谈会。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体系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浙大学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学生们对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认识,为实现“中国梦”做好思想准备。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做重要讲话,他表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做到三点,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学习会上,各位党员畅所欲言,纷纷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高材三支部书记汪文发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的多元价值体系。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浙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从个人做起,将自身的价值观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并且利用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去影响他人、引导他人。”大家展开激烈的讨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出发,对浙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价值观进行了阐述。
在有关“中国梦”的讨论会上,一位同学说到,“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上,中华民族得到世界的尊重与认可,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世界上有深远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自豪感。”。
胡巧玲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她认为,梦想与理想的区别在于梦想比理想的更加大胆和创新,它体现了敢想敢做、勇于超越的奋斗精神。“我们当时谁也不会想到现在的生活会是这样的,真是连梦都不敢做!”胡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同学们回顾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变化和发展。“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要用实力说话,”胡老师坚定地说,“因为实力能带给我们自信。”胡老师举了几个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的例子,鼓励同学们要勤奋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加强自身的实力,不辜负“浙江大学”的美名。“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还要有文化建设”,胡老师说文化能给人带来幸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有钱不等于文明”。最后,胡老师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有帆才有动力远航”。
  王高合老师希望,学生党员能带头学习“两会”精神,带头学习习总书记在参观《民族复兴》展览时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为早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访问次数:11172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2009       您是第 6678744 位访问者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高分子大楼 电话:(0571)87951308 传真:(0571)87951308 邮编:310027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