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深秋,走在浙大校园里,火红的枫叶和亮黄的银杏叶子映入眼帘,衬着常青树的绿,无不让人喜爱。2014年11月27日是感恩节,值此机会,高材所研究生第三党支部邀请了离退休教师林薇薇老师回校参观并与高分子共混与复合改性研究室成员交流,让离退休教师得到更多的关怀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对高分子系的历史、科研精神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上午九点半,林老师精神矍铄地来到高分子楼,参观完实验室后在高分子楼附二楼会议室与同学们开展交流活动。林老师非常高兴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及科研经历。林老师早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求学,本科快毕业时赶上了大炼钢铁和大跃进等革命事件,求学生活变得十分艰难。即便如此,林老师还是努力地考上了研究生。而研究生生涯里,北京各种运动、事件很多,林老师及同学们要经常下乡劳动,如参与十三陵水库的修建等;生活虽苦,但同学们都不怕苦不怕累,从没抱怨过,还自编歌曲互相鼓励。毕业后林老师被分配到济南的研究所参加工作,从事粘合剂及有机硅的研究,后因研究所的搬迁及调动等原因,在湖北及广州工作了一段时间,于1982年来到浙大,从事硅酸盐及聚氨酯等方面的研究。林老师对浙大高分子系的感情十分深厚,对科研工作也非常热爱,在1998年退休后返聘了十余年,工作至2010年才离开工作岗位。
随后,林老师和研究室的沈烈老师一起给同学们回顾了高分子的历史和研究室的发展,引申至现在同学们所做的课题,林老师均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林老师指出,现在有些学生做科研存在着不够严谨和专注的弊病,遇到困难时容易沮丧甚至放弃,其实做科研贵在坚持,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实验亦如此。
高分子系领导班子和关工委一直都关心着退休教师的晚年生活,早前开展的“金丝带工程”让退休教师与学生党员一对一结对。本支部的潘燕群同学是与林老师结对的学生党员,通过此次的交流活动,让一对一转化成了一对多,支部成员为能为林老师提供更多的温暖和关怀,纷纷留下电话号码,表示林老师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
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受益匪浅,从林老师身上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毅力及不怕苦的科研精神。在艰难的岁月中,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能求知若渴并在高分子领域有所建树,而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更要好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