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网 中文网 ENGLISH

汪茫

日期:2014-12-21 21:09

 

汪茫教授,籍贯安徽歙县,出生于19381月。

 

汪茫教授,19569-195812月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攻读学士学位,19601-196012月赴19609月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门化进修教师;195812月成为浙江大学化学系助教;19829月成为一名讲师,并于198812月成为一名副教授;1995年进入高分子系,升任教授,并于1997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认定为二级教授。

 

汪茫教授19601月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门化筹建小组(小组成员共4人);19611月兼浙江大学化学系科研秘书和教学秘书;1986年创建光电功能有机高分子研究组。此外汪茫教授还是众多项目的评审成员等,如: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分子材料专家评审组副组长(1996-1999)、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高级专家(材料)评审组成员(2000-06)、光电功能材料重大研究计划专家评审组成员(2001-08)、3项重大基金项目学术专家领导小组成员(1997-011998-0209-13);曾兼科技部“973”计划专家评审组成员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领导小组成员(03-13)、《材料研究学报》编委、组织并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8-0209-13)、1项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汪茫教授是我国有机复合半导体材料学科的奠基人。重大发现是有机复合半导体材料在特定组成和配比时存在前所未有的光伏极性反转协同创新效应;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有机复合半导体材料的性能优于原组份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和兼有各原组份性能的协同互补效应,并揭示其协同效应的物理起因是材料中发生了定向的逐步电荷转移,导致其电子结构发生改变所致,首次用实验手段直接观察到其复合界面的光致电荷转移现象,提出有机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定向逐步电荷转移理论模型,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引用3000余次,发明专利50余件,为有机复合半导体材料继无机材料、有机材料之后成为半导体材料学科新的生长点奠定了科学基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和正面评价。



访问次数:581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2009       您是第 6676700 位访问者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高分子大楼 电话:(0571)87951308 传真:(0571)87951308 邮编:310027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