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六十年 再聚求是园

日期:2019-10-31 12:12

金秋丹桂万里香,桃李满园清风扬。

今秋十月,化学59级高分子方向四十余位相识六十年的老同学,满怀深情、劲头十足地从宁波、常州、四川,甚至遥远的青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重返母校再聚求是园。



我们这些当年意气风发的姑娘小伙子,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八零后”,但依然热情豪迈不减当年!声呼唤一个拥抱,真情切意尽在不言中!

24日上午,在化学系领导的安排和小学弟志愿者的陪伴下,同学们游览了风景秀丽的之江校区。钟楼宝塔影下,参天古树丛中,古色的教育楼前,定格了同学们无数的欢乐。因国家尖端学科保密学习的需要,许佩新、应国雄、王志伟和郑建耀等四位同学大二时在之江校区生活了一年,他们指着通往山上实验室那崎岖的台阶,与大家分享了艰难困苦而又青春洋溢的回忆。

下午,我们又兴致勃勃地来到紫金港校区,参观了校史馆和艺术馆。置身雄伟的新校门和求是大讲堂,最深的感受就是是大、新、快,四校合并后的浙大学科门类齐全,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我们深深地祝福母校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1958年浙江大学在恢复化学系的同时设立了高分子化学专门化,1959年正式开始招收学生。我们作为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最资深的校友,也受到了高分子系的热烈欢迎。系主任髙长有老师特地为我们介绍了高分子系的现状与展望,副系主任张兴宏老师盛情款待,系校友会沈通老师全程陪护……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我们这批老学生感动不已。


微信图片_20191031094420.jpg微信图片_20191031094415.jpg



25日我们来到学习生活了五年的玉泉校区,漫步校园回忆满满。见到教学大楼,就想起当年每晚自修大楼不灭的灯光;走进实验室便想起当年为求实验数据,一丝不苟反复认证,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回想起来,浙大的“求是”校训让我们受用终身。见篮球场,想起班级的团结精神,当年,我级以李善芳为首的篮球队,在全校小班篮球赛中取得佳绩,每当比赛男女同学围在球场边喊加油;见食堂,又忆起经济困难时期,男同学吃不饱,女同学发扬友爱互助精神,节约饭票给男同学,共渡难关!五年的时间建立了深厚的同学情,培养了班级的集体精神!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这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与共和国共同成长,1964年我们毕业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同学们都走上了国家需要的第一线,绝大多数分到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基层。其中连嗣南、徐秉恺、王志伟和夏仪芳四人分配到二机部,他们在西部戈壁滩深处,"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埋头苦干艰苦奋斗,为祖国的两弹上天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同学们都挑起了经济发展的重任,局长、处长、厂长、总工主任、副教授、教授、研究员等等不同岗位上,都看得见我们的身影。我们秉承老校长竺可桢提倡的“求是”校训,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勇攀高峰!

短暫相聚不舍离别,画家同学朱蕙芬,精选她十年来的画作,精装成册“蕙馨悠悠”,赠送给每位同学;徐秉恺同学当即填词一首:


《惜  别》

西湖边,玉泉旁,浙大换新颜,笑语盈盈同学会,友谊满情怀。

天之涯,地之角,微信传知交,丰盛会攴尽余言,今霄别梦欢。 

我们中许多同学的子女也早已从浙大毕业,如今我们的孙辈又开始陆续踏入浙大学习,我们的心我们的情与母校紧紧相连。“务求实学,存是去非”的“求是”校训,我们浙大人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同学们髙举酒杯,为母校蒸蒸日上,为学科源远流长,为健康为友谊,干一杯再干一杯! 

 


                                                                                                                                             201910月于求是园

 




访问次数:1468